Brian Yeh!

  • Home
Home Archive for 2021

  「大象不曾遺忘。」

  這不是台灣人的俗語,但卻是讓我開始對大象產生更多好奇的開端。

  如果印象沒錯的話,最早有大象的片段,應該是電視新聞一直出現的林旺,據說他是全世界被眷養最長壽的大象。那時候也很常用雙手做出大象的姿勢,甚至是兒時一種對戰戲碼。另外與象有關的記憶,可能是電視台時常重播的《小飛象》。只是,除了內容與馬戲團有關,在沒有鞭子的驅使之下,已經全部隨著童年記憶,一起慢慢消散了。

  接著則是在電影《王牌冤家》中,劇中有一段迎來大象遊行,隨著行進隊伍,詩詞跟著流淌而出,而內容是我至今也無法全然理解的。不過隨著畫面中的大象,搭配著女配角的旁白,悄悄地帶出寓意——記憶。記憶可以說是形塑自我人格的基礎,讓我們找到詮釋自己的方式與價值;同時我們也不時的修剪記憶,將記憶變得對自己有利,以此創造更完美的自我。

  據說在記憶力方面,大象與人類都是拔群的地球生物,牠也和我們一樣能夠,能夠認得同伴,甚至是失散二十多年的好友。但超強的記憶力也帶來非常大的後遺症,除了像是大象和人類都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之外,我們也因為記憶的關係,相較於很多生物,難以活在當下,難以變得幸福。

  等等,所謂的「活在當下」真的能夠讓我們幸福嗎?

  我不曾對「活在當下」提出疑問,直到因為工作與人生經歷的關係,重新認識了金錢與我的關係,更正確地來說,是身心靈都體認了一次。不論是離開工程師的工作,尋找工作與人生意義,還是因為金錢上的無奈,重新回到全職工作,以確保有更穩定的薪資。都讓我一而再、再而三的體認外在與內在,不是那麼容易分開的。

  而且,工作也不全然只有將心靈帶往邪惡之地,身為人類的一員,我們有不容忽視想要完成事務的內在需求。創造或是達成某種目標,能夠迎來十分喜悅的成就感,而工作確實能夠帶來的成就感,如果視而不見,避而不談人生跨時最大的項目,未免過於愚蠢了。

  可是,也不能夠就此忽視,工作也帶來非常多的附帶傷害,甚至創造了更多無法達成的目標,造就更多一再受挫的成就感。就算轉而尋求其他目標,例如財富的累積、興趣的培養,都時不時的令我有種感受,有種只是為了交作業給別人看、完成社會的期待,然而失落感卻不會伴隨滿足面子而消退。

  這份挖掘幸福實際意涵的尋求之旅,就這樣走走停停的一直持續下去。在今年(2021年)也因為疫情,剛好讓我有這個機會,擁有更大量的時間,重新感受身體、心靈、抑或是知識的擴展。

  這一次,我又遇到大象了。

  我先說結論好了,我認為幸福,在生活與知識不斷追尋的日子裡,我仍依然認為幸福是由內在洞見產生,但外在因素對我們產生的影響非常巨大,保有讓自己身心靈得到舒展的環境,絕對是不容忽視的。

  不過每個人的舒不舒服的感覺也不太一樣,這點我就暫時略過不討論了,我想說的是「大象」。

  為什麼會再次提到大象呢?目前比較現代的研究,「理性與感性」已不是目前對於大腦的理解。

  實際上,人類也不是單純只有理性與感性,我們人的腸胃系統,自成一個系統。舉著最簡單的例子,上廁所應該是無法用意志力來解決吧?反而是你的身體不斷向大腦說:「該上廁所囉!」

  而在前陣子我讀過的《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一書中提到,即便人能夠理性思考,照目前的研究也幾乎可以證明,理性是為了感性而服務的,舉例來說,我非常喜歡吃糖果、飲料,或是任何的奶製品。即便看似理性的角色,決定不吃甜食,那也頂多是大腦有另外一個感受存在,認為「健康的身體是更重要」的感受,而理性的決策系統僅僅是在這個時候發揮作用而已。

  這就產生了一種新的看待人的方式——《象與騎象人》,在《象與騎象人》一書中,發展出一種新的看待心理的方式,我們的心靈大致上分為具有推理能力的「騎象人」和擁有絕佳反應速度與生存能力的「大象」。

  這比喻特別傳神的地方就是,我以前總認為理性是自我的韁繩,能夠隨意操控我們想要去的地方,然而事實是,理性頂多只是騎在大象上的「騎象人」,如果騎象人有想要去的地方,就必須與大象溝通,大象接受後才可能前往。

  想像一下,如果你想要讓五噸重的大象不要吃甜食,但眼前就有一塊超級大蛋糕,你身為騎象人不論使出各種蠻力,你依然沒有辦法讓大象停下來,然而這個大象就是你。我們既是騎象人,也是大象。

  那我該如何和這頭大象相處呢?這部分留待後續我再繼續解釋。

《四樓的天堂》


我承認我是被黃秋生騙進來的,最近看影集我都有挑演員的習慣,不再像以前想看甚麼就看什麼了。

我也不是那麼確定,為什麼喜歡這齣戲,畢竟在劇情方面,皆是有跡可循,不能說是有爆點。而本劇表達人與人之間情感,我認為還有一些能夠交代的地方,不過不交代也留下了更多朦朧美,就留給你去決定和想像了。

可這不是一部多麼勵志的影集,但我很確定,我因為一句話而被說服:「人必然有病,人因病而完整。」

向來認為,所有人都需要療癒,因為所有人都有病,我們無法活在一個標準的框架之中,卻又不時的需要擠進社會之中不斷探詢,在安全感的小船上載浮載沉,因此我們必然有所失落、有所期盼。

但療癒一個人的方式很多種,如戲中黃秋生扮演的推拿師,用雙手感受,化開每個人的心房;也有諮商師,看著對方,讓對方覺察到對自己的不解與苦悶。療癒可以是傾訴、控訴,可以是音樂的大聲嘶吼,可以是舞台上的張牙舞爪。

如同這部影集一般,這不是一部努力想把你治好。只是想輕聲地和你說,我們都一樣。我們都害怕流淚、為了快樂的一閃而逝而感到惆悵、總覺得往事令人遺憾後悔、不停的懲罰自己。

我們必然有病,因此我們完整圓滿,度過一個可以互相傾訴故事,尋求療癒他人與他人治癒自我的人生之中。




本書算是熊仁謙的自述作品。所以這篇心得算是歸納他心得的心得吧⋯⋯

好的,這本書可以直接從總結開始,總之你想要讓你的生活更快樂,運動絕對是能夠幫助你最多,而且最經濟實惠,並且能夠改善記憶與認知能力。

我將書籍對於運動的需求總結直接貼在下方,一方面供我以後查詢方便,二則希望大家不要覺得一定要大量運動,才能夠改善人生。



訂閱: 文章 ( Atom )

ABOUT AUTHOR

音樂迷與書蟲
幫流浪貓狗按摩與拍打是我的工作

POPULAR POSTS

  • 蔣勳‧出走
    80年代,蔣勳就曾以“青春、叛逆、流浪”為題來馬巡迴演講。闊別多年,“青春、叛逆、流浪”再次成為他今年3月在台灣展開系列講座的主題。匯聚了青春、叛逆、流浪這三樣特質的出走,被他視作一種與此時此地的告別與決裂,是夢想的探索與追尋,更是他關照生命的最重要模式。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 預見下一個229
    椅子掛著與季節不相符的薄外套,緩緩的將椅子推入桌下,一邊蓋上被子想著是否加件外套讓自己更加溫暖,一邊與超乎邏輯的夢境人物打聲招呼。 「嗨,你好。」某個人物用著熟悉的臉孔說著不曾從那嘴裡透露出來的文字。 「你好。」我一邊傻笑著一邊回應。 轉過頭來看見全部似乎熟悉又奇異的臉孔,大家也...
  • 《零錢》
      如同常日,今天依舊一邊操作著工作中的電腦,一邊想著下班的事物,稍稍不同的是,心思多了幾分雀耀,多了幾分興奮,還不斷的傳臉書訊息給好友,希望朋友能一起去參加今天晚上的演奏現場。
  • 音樂心得:爵士樂上的旅程(一)
    不知不覺,學習音樂也將近四年的時間了,正式開始玩電吉他卻是今年(2014)才開始,但最重要的是,我認為我今年才開始真正在學習音樂,應該說,我終於用耳朵開始在聆聽音樂的細節了。 去年十一月,我正式潛入爵士基地,希望可以看到尤達大師,卻看到跟他一樣有綠皮膚的比克大魔王!
  • 生活片段
    今天在書局看到的短語,是由 Louis Nizer (路易斯 耐瑟)所說的。坦白說,我也不知道這位偉人是誰,但我滿喜歡這段話的。 A man who works with his hands is a laborer; a man who works with his h...

Categories

人生 (16) 小說 (4) 心得 (21) 未分類 (2) 吉他 (2) 其他 (13) 音樂 (8) 旅遊 (1) 烏克 (1) 散文 (8) 嗜好 (3) 電影 (3) 寫作 (3) 影集 (1) 閱讀 (10) 勵志 (3) 爵士 (1) 雜記 (8)

Blog Archive

  • ►  2022 (1)
    • ►  3月 (1)
  • ▼  2021 (4)
    • ▼  11月 (2)
      • 歷經疫情期間的身心靈轉換-第一部分 《大象與幸福》
      • 《四樓的天堂》觀後感
    • ►  5月 (2)
      • 《半神》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帶著勇氣過生命的淬鍊。
      • 運動,才是《真正的快樂處方》。
  • ►  2017 (4)
    • ►  12月 (1)
    • ►  11月 (1)
    • ►  5月 (1)
    • ►  4月 (1)
  • ►  2016 (9)
    • ►  12月 (1)
    • ►  10月 (1)
    • ►  9月 (1)
    • ►  6月 (1)
    • ►  5月 (2)
    • ►  2月 (2)
    • ►  1月 (1)
  • ►  2015 (4)
    • ►  10月 (1)
    • ►  7月 (1)
    • ►  6月 (2)
  • ►  2014 (5)
    • ►  12月 (1)
    • ►  11月 (2)
    • ►  9月 (2)
  • ►  2013 (5)
    • ►  11月 (1)
    • ►  8月 (2)
    • ►  7月 (1)
    • ►  5月 (1)
  • ►  2012 (9)
    • ►  12月 (2)
    • ►  4月 (4)
    • ►  3月 (1)
    • ►  2月 (2)
  • ►  2011 (14)
    • ►  11月 (1)
    • ►  10月 (1)
    • ►  9月 (3)
    • ►  6月 (3)
    • ►  5月 (1)
    • ►  4月 (2)
    • ►  2月 (2)
    • ►  1月 (1)
  • ►  2010 (2)
    • ►  10月 (1)
    • ►  7月 (1)
  • ►  2008 (8)
    • ►  9月 (1)
    • ►  5月 (3)
    • ►  4月 (2)
    • ►  2月 (1)
    • ►  1月 (1)
  • ►  2007 (5)
    • ►  12月 (1)
    • ►  10月 (3)
    • ►  7月 (1)
  • ►  2006 (1)
    • ►  10月 (1)

Instagram

@blp100x
技術提供:Blogger.

最多人看⋯⋯

  • 蔣勳‧出走

Flickr

About

Hi, I'm a guitar player. It will be very kind of you if you can gimme any advice. =) 我是吉他玩家,懇請各位多多指教>w
Copyright 2014 Brian Yeh!.
Designed by Odd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