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疫情期間的身心靈轉換-第一部分 《大象與幸福》


  「大象不曾遺忘。」

  這不是台灣人的俗語,但卻是讓我開始對大象產生更多好奇的開端。

  如果印象沒錯的話,最早有大象的片段,應該是電視新聞一直出現的林旺,據說他是全世界被眷養最長壽的大象。那時候也很常用雙手做出大象的姿勢,甚至是兒時一種對戰戲碼。另外與象有關的記憶,可能是電視台時常重播的《小飛象》。只是,除了內容與馬戲團有關,在沒有鞭子的驅使之下,已經全部隨著童年記憶,一起慢慢消散了。

  接著則是在電影《王牌冤家》中,劇中有一段迎來大象遊行,隨著行進隊伍,詩詞跟著流淌而出,而內容是我至今也無法全然理解的。不過隨著畫面中的大象,搭配著女配角的旁白,悄悄地帶出寓意——記憶。記憶可以說是形塑自我人格的基礎,讓我們找到詮釋自己的方式與價值;同時我們也不時的修剪記憶,將記憶變得對自己有利,以此創造更完美的自我。

  據說在記憶力方面,大象與人類都是拔群的地球生物,牠也和我們一樣能夠,能夠認得同伴,甚至是失散二十多年的好友。但超強的記憶力也帶來非常大的後遺症,除了像是大象和人類都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之外,我們也因為記憶的關係,相較於很多生物,難以活在當下,難以變得幸福。

  等等,所謂的「活在當下」真的能夠讓我們幸福嗎?

  我不曾對「活在當下」提出疑問,直到因為工作與人生經歷的關係,重新認識了金錢與我的關係,更正確地來說,是身心靈都體認了一次。不論是離開工程師的工作,尋找工作與人生意義,還是因為金錢上的無奈,重新回到全職工作,以確保有更穩定的薪資。都讓我一而再、再而三的體認外在與內在,不是那麼容易分開的。

  而且,工作也不全然只有將心靈帶往邪惡之地,身為人類的一員,我們有不容忽視想要完成事務的內在需求。創造或是達成某種目標,能夠迎來十分喜悅的成就感,而工作確實能夠帶來的成就感,如果視而不見,避而不談人生跨時最大的項目,未免過於愚蠢了。

  可是,也不能夠就此忽視,工作也帶來非常多的附帶傷害,甚至創造了更多無法達成的目標,造就更多一再受挫的成就感。就算轉而尋求其他目標,例如財富的累積、興趣的培養,都時不時的令我有種感受,有種只是為了交作業給別人看、完成社會的期待,然而失落感卻不會伴隨滿足面子而消退。

  這份挖掘幸福實際意涵的尋求之旅,就這樣走走停停的一直持續下去。在今年(2021年)也因為疫情,剛好讓我有這個機會,擁有更大量的時間,重新感受身體、心靈、抑或是知識的擴展。

  這一次,我又遇到大象了。

  我先說結論好了,我認為幸福,在生活與知識不斷追尋的日子裡,我仍依然認為幸福是由內在洞見產生,但外在因素對我們產生的影響非常巨大,保有讓自己身心靈得到舒展的環境,絕對是不容忽視的。

  不過每個人的舒不舒服的感覺也不太一樣,這點我就暫時略過不討論了,我想說的是「大象」。

  為什麼會再次提到大象呢?目前比較現代的研究,「理性與感性」已不是目前對於大腦的理解。

  實際上,人類也不是單純只有理性與感性,我們人的腸胃系統,自成一個系統。舉著最簡單的例子,上廁所應該是無法用意志力來解決吧?反而是你的身體不斷向大腦說:「該上廁所囉!」

  而在前陣子我讀過的《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一書中提到,即便人能夠理性思考,照目前的研究也幾乎可以證明,理性是為了感性而服務的,舉例來說,我非常喜歡吃糖果、飲料,或是任何的奶製品。即便看似理性的角色,決定不吃甜食,那也頂多是大腦有另外一個感受存在,認為「健康的身體是更重要」的感受,而理性的決策系統僅僅是在這個時候發揮作用而已。

  這就產生了一種新的看待人的方式——《象與騎象人》,在《象與騎象人》一書中,發展出一種新的看待心理的方式,我們的心靈大致上分為具有推理能力的「騎象人」和擁有絕佳反應速度與生存能力的「大象」。

  這比喻特別傳神的地方就是,我以前總認為理性是自我的韁繩,能夠隨意操控我們想要去的地方,然而事實是,理性頂多只是騎在大象上的「騎象人」,如果騎象人有想要去的地方,就必須與大象溝通,大象接受後才可能前往。

  想像一下,如果你想要讓五噸重的大象不要吃甜食,但眼前就有一塊超級大蛋糕,你身為騎象人不論使出各種蠻力,你依然沒有辦法讓大象停下來,然而這個大象就是你。我們既是騎象人,也是大象。

  那我該如何和這頭大象相處呢?這部分留待後續我再繼續解釋。

Share this:

ABOUT THE AUTHOR

Hi, I'm a guitar player. It will be very kind of you if you can gimme any advice. =) 我是吉他玩家,懇請各位多多指教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