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an Yeh!

  • Home
Home Archive for 2016
  學生時代時,給人上各式各樣的標籤,實是一種習慣,或許是害怕陌生人吧,我總覺得只要跟不熟的人講話就不自在,替他們貼上標籤之後,總覺得能夠多些疏離,好保持自己內心裡的小圓圈。

  其中有一個標籤是我最常出現的「大媽」,私心定義就是年約40歲左右,職業婦女或是家庭主婦皆有,在那個青澀的年代,仔細一觀察,在跑速一百公尺只要10秒內的奧運選手,都還略遜的大媽屁股移動術,那毫不留情、絕不嬌作的座位搶奪戰,總是令人嘆為觀止,堪稱經典形象。

  開始服務業的工作之後,大媽就不只出現在捷運上了,奧客這個名詞通常跟大媽拖不了干係,年輕一點奧客,或許會因為不懂門市消費規則,總想著便宜一點,有漏洞想鑽一下,但此乃台灣的民族性,文化上有些事情是很難對錯定論,反而藉機跟他們多聊一些,你會發現他們心底都是好人,甚至有時候是為了好朋友想,反而更願意出這口氣,想想不過就是立場不同罷了,且看大家可否各自接受囉。

  然而奧客中的大媽,其內力與外功已爐火純青,他們還有是有規則的,那條規則就是不管怎樣就是我要拿到最好,有小朋友的大媽規則,可能是不管怎樣我的小朋友都要拿到最好,其實完成這些顧客的條件也不難,只要每個月付出個幾十萬,自然有人認為你的大腿香呀,搶著抱都來不及。

  但每次遇到他們,我都覺得自己真的是個反社會人格,看到他們就生氣,想要讓他們領教領教七大武器之首的好折凳,為了怕出事,所以店內還是沒有準備好折凳,但心裡還是不免咒罵他們上千個回合,這可遠比我玩遊戲打得回合數還要多呀!

  總之,我會好好考慮要不要放折凳了,再進來亂給我試試看!


  今天,與股東開了四個小時的會議,會議時間之長,應早已被疲倦吞沒,卻仍神采奕奕的,坐在這裡寫寫文章。

  這份工作令我體會歸屬感到底有多重要,歸屬感需要同儕的支持、開誠佈公的企業文化,這間桌遊店,真的是很小的門市,需要改進的地方真的很多,而自己也有很多個性上的陵陵角角,甚至有時候為了堅持,而變得冥頑不靈,在以前,甚至為了開會東躲西躲,也害怕鋒芒太露,說錯話可總是要不得的,因此我真的無法想像,我能夠像這次開完會,如此的內心滿足。

  如果可以,我想點燃你們夢想的篝火,我希望讓你們理解,人是需要燃燒自己的,不是為了誰,而是自我奉獻,人生這命題之下真的沒有這麼容易,我認為人生就是無法那麼輕鬆,但既然都無法輕鬆,為什麼不好好想想自己要什麼,為什麼去開一家店,為什麼想要這個事業。

  如果無法輕鬆,為什麼不去選擇完成更大的自我,我們不只為自己的安全感服務,也為了得到人生的幸福,然而幸福不是快樂,快樂隨時可以獲得,也隨時可以消散,幸福對我而言,是付出之後,需要跨越重重障礙,但在這一路的痛苦之中,看見不斷成長的自己,那種滿足才是無法比擬的。

  能夠看見大家都意願改變,是真的很幸福,我相信,我們就算被現實成面打垮,依然能夠爬起來,繼續走自己想要的路。

  我深信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完成某種使命,而這種使命必須藉由他人才能覺察與內觀,我感受到今天又完成了一小片的夢想,雖然我不確定靈性上的修為是否更進一步,但讓我小小的驕傲一下,因為我感受到似乎有些進步了,讓我今天暫時沈浸在幸福感與驕傲之中,但願它們隨著黑夜漸漸沈去,別讓狂妄上了心頭。

  整理封存的電子郵件,讀到十年前的信件,看到以前面對外境如此喜悅與不安的自我,今年也遇到不少與當時我不多年齡的朋友相處。

  我忽然想說,真心愛一個人,你對他或她的愛,不會因為時光,而跟著飛逝,或許伴侶關係的激情會被時光與瑣事消弭,但對人的關懷與愛卻不會,回頭讀著青澀信件,此時此刻,我是如此的完整。

  迎來2016年的年中,回頭翻閱一下今年的新年新希望,發現完成的事情並沒有太多,但心態上稍稍有些轉變,年初開始轉變想要主攻工作這一塊,一來現在已經做到得心應手,二來當初選這工作,原本就是自己稍稍有些興趣的,而今年比起去年更有發展機會,不論是對未來的生涯規劃,還是想要再度轉換跑道,這份工作似乎也是一份資格證明。

  在年初的時候,曾期許自己能夠找到新的平衡,不過我漸漸理解到人生沒有所謂的平衡,工作實際上正是生活的一部份,既然無法分割的事物,又何來有平衡可言?我想重點還是在事業、朋友、興趣,若能夠完美結合固然是好的,然而目前的現況是還沒有辦法真的做到這點,所以與其說要找到平衡,不如說我還在想應該要怎麼做才會更有出路,更貼近心目中想要的模樣。

  經過了大半年之後,實際上很多部分並沒有長足的改善,唯一做到的比較好的就是工作上較為盡心,工作上的努力也有些許的回報,最主要的回報還是藉此獲得了相當多以前從未有過的體驗,一部分是商業上的觀點與視角,還有一部份是支持的友人,當然最感謝的還是家人了,能夠讓我這麼一直隨心所欲,實在太感謝了。

  只是,認真的自我省視一翻之後,個人認為其實還有不少進步之處,而且半年下來,我不免還是會不斷地想要問,選擇這種方式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接下來的半年,我想繼續"做"夢,而不再只是作夢,必須得將自己調整到與夢想相同的頻率,工作上維持在目前的熱度就可以了,堅持運動、音樂上的進步,繼續加油,人生應該總是執行艾森豪魔術方塊的右邊,尋回自己的幸運與生命意涵,跳下名為夢的海洋。

五月在炎熱中結束,
學生們背著吉他,
一群群的在路上聊天,
兩個、三個,一耳塞著耳機,
四個、五個,雙耳塞進高昂的朋友話語。

後背的吉他背包,
隨車廂左右晃動,
樂音似乎從縫隙流洩。
隨步伐上下起伏,
夢想似乎緊隨在後。

打開背包,
裝載的是未來的憧憬,
還是愛慕人的回眸一笑。

拉鍊拉上,
從細孔鑽進的是夢想,
還是如黑影隨形的現實。

我不知道,
也無法知道,
我背著包包,
是不是還裝著青春的煩惱。
  如同常日,今天依舊一邊操作著工作中的電腦,一邊想著下班的事物,稍稍不同的是,心思多了幾分雀耀,多了幾分興奮,還不斷的傳臉書訊息給好友,希望朋友能一起去參加今天晚上的演奏現場。

滴答滴答,落雨萬千。
轟隆轟隆,車水馬龍。

踏踏,穿梭於人群之間。
碰碰,踐踏溝蓋小湧泉。


附註:忽然想,有誰老大不小了,還會去玩水溝蓋踩出來的水。但是童心如我覺得真的很好玩呀!


路上迎面而來的少女,大眼迷濛。
課中絞盡腦汁的老師,論述惚惚。
眼下五顏六色的專輯,樂音鑑鏘。

似乎曾經相識、相聞,
心境不同,
但問事理是否明白幾分,
但問意願是否多上幾分。



  每次年關結束都有不同的感觸,前年2013年轉換倒2014年,是感到又窮又茫然,覺得夢想遙不可及,2014年轉到2015年的時候,覺得朋友變多了,事情似乎都在軌道上,雖然工作、人際關係、視野拓展算不上滿分,但那時,至少感受到心靈的富足。

  2015年,過了下半年之後,滿意程度越來越低了,一來工作雖然生意比起去年較佳,但這既不是我的事業,工作幾乎把我的個人時間都扭曲了,又再度陷入曾經有過的困境,到底是賺錢重要,還是讓心靈滿足重要。但不論選幾次都是後者吧,於是舉棋不定的焦慮再度侵蝕平靜的心靈。

  另一方面,對自己喜愛的音樂也有消退現象,倒也不是沒有興趣了,而是興趣如果伴隨著壓力,就必須正視熱情也無法餵養自己的精神,必須再度重拾學習得到的樂趣。

  健康方面,晚睡也對身體造成了些許傷害,心靈上也因為沒有長期運動,平靜的片段也被一一抹除。

  2015年生活就在這嚴重的精神與生活不平衡結束了,2016需要找到新的平衡,養成新的習慣,具體的來說,可能是換一份工作,可能是休一個月的長假,因為我知道在內心深處,依然是那位熱愛學習,偶爾會畏懼挑戰,卻依然會想戰勝的那個自我,過去的我不會在跨個年消失,好好實行月計畫表,讓那個深信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體驗和進步而來的自我更加邁進。
訂閱: 文章 ( Atom )

ABOUT AUTHOR

音樂迷與書蟲
幫流浪貓狗按摩與拍打是我的工作

POPULAR POSTS

  • 蔣勳‧出走
    80年代,蔣勳就曾以“青春、叛逆、流浪”為題來馬巡迴演講。闊別多年,“青春、叛逆、流浪”再次成為他今年3月在台灣展開系列講座的主題。匯聚了青春、叛逆、流浪這三樣特質的出走,被他視作一種與此時此地的告別與決裂,是夢想的探索與追尋,更是他關照生命的最重要模式。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 人需要出走 - 作者:蔣勳
    其實我不太講旅行或旅遊,我常常用的一個字是「出走」。人在一個環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銳度,也失去了創作力的激發,所以需要出走。 我七O年代在歐洲讀書,那時候我寫關於文藝復興的藝術史,老師問我,「你有沒有去過義大利?」我說還沒有。他說,「你沒有在米開朗基羅的雕像前,...
  • 吳念真 分享一世人念真情的感動
    全台灣最會說故事的歐基桑,為什麼能永保創意與感動不絕? 採訪當天,吳念真告訴跟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最近,他看到後景美女中拔河隊在義大利拿下冠軍的消息,馬上在臉書留言:「讓台灣成名的不是這群政治人物,是這群平凡的小女生。」結果,有位老師留言告訴 他,他們學校大里高中得了...
  • 喘息
    洗著澡,我問我自己喜歡吉他什麼? 是它的通俗性嗎?不是,我是個反社會潮流的人。 是它的音色嗎?嗯……雖然我滿喜歡吉他的聲音,可是還有很多其他的音色我也很喜歡。 那是它的甚麼呢……? 我最近在心裡不斷地自問,這個問題時常帶給我煩惱,總覺得最近的吉他練習讓我毫無動力可言,我...
  • 離別,不久
    今天又跟老朋友吃飯,又像平日一樣閒聊、用手機分享音樂,他用Nokia Lumia 920 今年潮到出水的手機放著這離別酒的老歌,一聽就說旋律我似乎聽過,朋友理直氣壯的說,這還是是我以前傳給他的呢。嗯...,我已經完全遺忘為何當時會喜歡上這種歌曲,但那奔放的嗓音唱著的"眼前的人最要...

Categories

人生 (16) 小說 (4) 心得 (21) 未分類 (2) 吉他 (2) 其他 (13) 音樂 (8) 旅遊 (1) 烏克 (1) 散文 (8) 嗜好 (3) 電影 (3) 寫作 (3) 影集 (1) 閱讀 (10) 勵志 (3) 爵士 (1) 雜記 (8)

Blog Archive

  • ►  2022 (1)
    • ►  3月 (1)
  • ►  2021 (4)
    • ►  11月 (2)
    • ►  5月 (2)
  • ►  2017 (4)
    • ►  12月 (1)
    • ►  11月 (1)
    • ►  5月 (1)
    • ►  4月 (1)
  • ▼  2016 (9)
    • ▼  12月 (1)
      • 職場上的碎唸—《大媽》
    • ►  10月 (1)
      • 開會
    • ►  9月 (1)
      • 過往不是雲煙
    • ►  6月 (1)
      • 2016年中感想
    • ►  5月 (2)
      • 《後背的背包》
      • 《零錢》
    • ►  2月 (2)
      • 《泉》
      • 《既視感》
    • ►  1月 (1)
      • 2016年度展望
  • ►  2015 (4)
    • ►  10月 (1)
    • ►  7月 (1)
    • ►  6月 (2)
  • ►  2014 (5)
    • ►  12月 (1)
    • ►  11月 (2)
    • ►  9月 (2)
  • ►  2013 (5)
    • ►  11月 (1)
    • ►  8月 (2)
    • ►  7月 (1)
    • ►  5月 (1)
  • ►  2012 (9)
    • ►  12月 (2)
    • ►  4月 (4)
    • ►  3月 (1)
    • ►  2月 (2)
  • ►  2011 (14)
    • ►  11月 (1)
    • ►  10月 (1)
    • ►  9月 (3)
    • ►  6月 (3)
    • ►  5月 (1)
    • ►  4月 (2)
    • ►  2月 (2)
    • ►  1月 (1)
  • ►  2010 (2)
    • ►  10月 (1)
    • ►  7月 (1)
  • ►  2008 (8)
    • ►  9月 (1)
    • ►  5月 (3)
    • ►  4月 (2)
    • ►  2月 (1)
    • ►  1月 (1)
  • ►  2007 (5)
    • ►  12月 (1)
    • ►  10月 (3)
    • ►  7月 (1)
  • ►  2006 (1)
    • ►  10月 (1)

Instagram

@blp100x
技術提供:Blogger.

最多人看⋯⋯

  • 蔣勳‧出走

Flickr

About

Hi, I'm a guitar player. It will be very kind of you if you can gimme any advice. =) 我是吉他玩家,懇請各位多多指教>w
Copyright 2014 Brian Yeh!.
Designed by OddThemes